国庆、中秋假期,珲春市张开热情的怀抱,诚挚邀请66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家庭,共同开启“来多彩延边·庆中华佳节”中华民族一家亲体验活动。看文艺汇演、品民俗美食、赏沿边风光……游客们全方位感受各族群众深度交往交流交融的动人场景,深刻体验延边多元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独特魅力。
“吃一桌团圆饭”——多民族文化精彩绽放
10月1日,珲春市新安街道迎新社区朝鲜族居民朴正林家中其乐融融。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的王帅一家围坐桌前,与朴正林一家亲切攀谈。空气中弥漫着朝鲜族传统美食的独特香气,软糯香甜的打糕、筋道弹牙的米肠、清冽甘醇的米酒……每一道菜品都承载着朝鲜族群众的生活智慧与待客热情。
“这打糕要捶打百次才够劲道,就像咱们民族团结一样,越交融越紧密。”朴正林边示范打糕技艺边介绍。欢声笑语中,粉白的米粒渐渐变得黏软,王帅感慨道:“从龙江大地到长白山下,山川之隔挡不住这份亲情,这桌团圆饭吃的是美味,暖的是人心。”
当日,珲春市河南街道矿泉社区同样热闹非凡。来自山东威海的高树友一家,刚品尝完朝鲜族特色“接亲饭”,便迫不及待地拿起红纸,跟着满族剪纸非遗传承人学习剪“福”字。孩子们则在一旁玩起了朝鲜族甩豆、画图游戏,彩色的豆子在空中划出弧线,引来阵阵欢呼。
夜幕降临,社区活动室里传出悠扬乐声。高树友和妻子陈淑英跟着朝鲜族居民学起长鼓舞,鼓点声与欢笑声交织成歌。高树友擦着额头的汗笑道:“同唱同跳、同饮同乐,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氛围,比任何语言都更能拉近距离。”
“无论来自哪个地域,无论属于哪个民族,来到珲春就是一家人。”朴正林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珲春的真挚与温暖。这份跨越地域与民族的亲情,将每一位游客的心紧紧相连。
“当一天延边人”——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
10月2日清晨,珲春市靖和街道友好社区的李海英一家,带着来自吉林松原的游客吕悦一家逛起了市场。东、西市场内,松茸、榛蘑等山珍琳琅满目,辣白菜、米肠等特色食品香气扑鼻,手工刺绣的朝鲜族服饰引得吕悦一家频频驻足。
走进珲春东北亚国际商品城,俄罗斯巧克力、韩国化妆品、日本小家电……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吕悦一家赞叹不已:“真没想到不出国门就能‘买全球’,珲春的开放包容名不虚传!”
临近中午,客人们来到“蟹”逅珲春海鲜街。鲜活的帝王蟹张着巨螯,扇贝、象拔蚌在水面上吐着气泡。李海英熟练地挑选着海鲜,不一会儿,清蒸帝王蟹、蒜蓉粉丝蒸扇贝就端上了桌。吕悦小心翼翼地剥开蟹壳,鲜嫩的蟹肉入口,立刻竖起了大拇指:“这是我吃过最鲜的螃蟹!”“除了海鲜,珲春大串、地道俄餐也不能错过。”李海英热情推荐,“咱们这儿的烧烤融合了朝鲜族和俄罗斯风味,晚上我带你们去尝尝。”
午后的阳光格外明媚,一行人来到民族花园国际酒店。吕悦一家换上朝鲜族传统服饰,化妆师为他们化上精致妆容,一家人在庭院里摆出各种姿势拍照留念。“穿上这身衣服,感觉自己真的成了延边人。”吕悦看着照片笑道,“在珲春,各民族相互尊重、彼此包容的氛围,比风景更动人。”
赏沿边风光——跨越时空的民族融合见证
珲春的魅力,不仅在于浓郁的民族风情,更在于独特的沿边风光与深厚的历史底蕴。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如一条金色纽带,串联起山川湖泊与人文古迹,赋予珲春这座边陲小城迷人的秋日风光。
10月2日下午,来自辽宁大连的高俊森一家来到防川景区。登上龙虎阁极目远眺,三国风光尽收眼底。“站在这里才真正理解‘一眼望三国’的含义。”
高俊森望着图们江感慨道,“历史上这里就是多民族聚居、多国文化交汇的地方,如今更是见证着开放与发展。”
珲春曾是唐渤海国东京龙原府所在地,也是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素有“渤海故都、千年商埠”的美誉。高俊森一家与结对的珲春居民付影一家共同探访丝绸之路渤海古镇,古老的建筑庄严肃穆,精美壁画栩栩如生,传统民俗表演精彩纷呈,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千年前繁盛的渤海国。高俊森感慨:“从渤海国到现在的珲春,这里始终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前沿,这种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太珍贵了。”
畅玩哇斯托克欢乐岛,色彩斑斓的俄罗斯风情建筑、精彩的异域表演、刺激的游乐设施,让每个游客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走进东北虎豹自然科普馆,探虎豹秘境,近距离感受“虎豹之乡”的魅力;参观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追寻英雄足迹,感受“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戍边文化……
文旅赋能,山水相逢,情谊自通。在珲春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多民族文化如同长白山脉的原始森林,根系相连、枝叶相依。这场跨越山海的相聚,不仅向外界展示了延边多元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独特风采,更是各民族群众心手相牵、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不断书写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心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