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内人头攒动,来自全市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军警队伍、中小学校的参观者前来参观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大家在泛黄的史料、斑驳的实物与生动的场景复原中,追寻先辈的足迹,感受“寸土尽寸心”的家国情怀。
“从求学治学的严谨到为官理政的担当,再到戍边卫国的坚定,吴大澂的人生轨迹就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珲春市统计局党员干部参观时,被展柜中吴大澂的手稿深深吸引。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依次参观“学术成就厅”“爱国精神厅”,通过历史图片、实物展品,系统梳理了这位清末大儒从金石学家到封疆大吏的人生跨越。
“这次参观让我们对‘守土有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珲春市统计局办公室主任刘冰洋表示,“作为统计工作者,我们要像吴大澂丈量国土那样精准对待每一组数据,用扎实工作为珲春发展添砖加瓦。”
珲春市第二实验小学学生参观“中俄勘界”场景复原模型,讲解员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吴大澂“以笔为剑”,在谈判桌上据理力争收回珲春黑顶子地区的故事,当说到重新立起“土字牌”时,孩子们自发鼓起掌来。
该校教师表示,学校将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作为“行走的思政课”固定基地,通过让历史场景“活”起来,让爱国情怀扎根在孩子们心中。参观结束后,将组织学生绘制“我心中的爱国英雄”,营造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的浓厚氛围。
珲春市靖和街道龙泉社区、新安街道龙源社区组织党员、商户、居民代表来到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开展“追寻先贤足迹,厚植家国情怀”主题活动。龙泉社区居民张大爷戴着老花镜,逐字阅读展墙上的各类史实,不时与身边的人探讨交流。大家从吴大澂兴修水利、赈济灾民的民生实践,谈到当代社区治理的责任担当,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中,凝聚起“爱家乡就是爱祖国”的共识,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矿泉社区党委副书记付影感慨地说:“吴大澂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国从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做好每件事、守好每寸国土的担当。”
“看到吴大澂不顾千难万险去勘查边界,我们更明白了身上的责任。”珲春边境管理大队民警在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勘界立碑”展区前庄严敬礼。参观过程中,民警们通过浮雕群像重温了吴大澂临危受命、三赴边疆的历程,每一项功绩都让民警们动容。“看到吴大澂为捍卫国家主权,在谈判桌上据理力争,真的很震撼。我们要以先辈为榜样,立足本职工作,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民警高明告诉记者,珲春边境管理大队已将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作为“戍边教育基地”,定期组织新入职民警参观学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领民警真正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实际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