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是社会的“稳定器”。珲春市着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如春风拂面,将温暖的社保服务送进千企万家。
2024年,珲春市立足市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主动作为、积极创新,不断织密社保安全网,增强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安全性、便捷性、规范性,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24年7月,珲春市为全市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补发2024年1月至6月新增养老金。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退休人员共计5.56万人,各险种退休人员养老金全部按时足额发放。
珲春市持续落实为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政策,针对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开展参保代缴工作。截至2024年12月末,困难群体参保率达100%。为2.2万余名生活困难群众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7500余万元,切实提升民生福祉。为全市9235名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918万元,为4568名高龄老人发放津贴326万元,为53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补贴70万元,不断提升保障水平,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做好稳岗补贴发放工作,珲春市延续实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2024年为861户企业发放补助资金374.96万元,惠及参保职工1.05万人。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至2025年末,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护航助力。
为全面推进养老服务,珲春市助力20家养老机构稳定发展,拥有床位2300张,逐步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充分发挥13个老年助餐服务场所作用,为老年群体提供便捷、满意的助餐服务。全面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管理,积极开展养老领域防范网络诈骗、非法集资风险宣传,实现20家养老机构安全运营,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数。为113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全市9682名空巢、独居等8类特殊困难老年人按需巡访率达100%,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珲春市常态化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持续提升社会保险服务供给能力。去年以来,在人流密集场所设置政策咨询台,发放各类宣传材料,帮助市民把“养老保险”这笔账算细致、算明白。组织业务骨干到规模大、员工多的重点企业举办座谈会,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解难题。共开展各类活动39次,走访企业(商户)98户,解答群众政策咨询1280个。
珲春市以解决群众的实际诉求为抓手,切实加强上门帮办代办服务规范化建设,成立7个上门服务工作队,为部分路途远或行动不便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帮办、代办服务,并建立台账,实现帮办代办服务全覆盖,真正做到“帮”出温度、“代”来温暖、“办”出便捷。
去年以来,珲春市扎实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以更有温度、更及时的救助服务,让社会救助更便民、更暖心。共纳入低保对象6059户7908人、特困供养对象451人,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进一步提高救助保障标准,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600元提高至62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410元提高至440元,城市特困标准每人每月调整执行900元、农村特困标准调整执行615元。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发放城乡低保、特困等救助资金6054万元。强化临时救助作用,发放临时救助资金36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72人次,切实兜住兜准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为实现待遇资格认证服务全覆盖,去年以来,珲春市对5个街道、9个乡镇、30个社区开展宣传指导,通过讲解线上认证、社区就近认证等方式,切实提高待遇领取资格认证途径的知晓度和便捷度。截至2024年12月末,完成全市领取待遇人员资格认证4.89万人次。
珲春市以党建引领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济困扶弱方面的作用,有效引导社会组织激发生长“内力”、助富“活力”和服务“动力”。2024年,对129家社会组织进行年检,助力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开展职业技能等项培训20余次;为12名家庭困难学生每年救助3.6万元;开展困难家庭走访慰问,捐赠款物40余万元。
为融合发展慈善帮扶工作,珲春市坚持常态化开展慰问活动,去年春节前为400余户低保、优抚、建档立卡脱贫家庭等困难群众发放了总价值18万元的慰问物品;充分发挥助学活动的社会性效益,积极开展“吉善慈心·筑梦童年”“情暖困境儿童”“圆梦大学”等救助活动,为生活困难群体捐赠款物42万元;积极开展“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上线“解放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植物油加工厂”等2个项目,筹集资金近32万元。
乘势而上开新局,砥砺奋进谱新篇。2025年,珲春市将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