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2日在珲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珲春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市各族人民,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立市、项目强市、项目富民”的发展战略不动摇,积极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大力培育支柱产业新动力,全面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开创了珲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局面。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7.6亿元,同比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8亿元,同比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15.4亿美元,同比增长10%;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22%;地方级财政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24%;财政支出38亿元,同比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亿元,同比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91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11258元,同比增长15%。
(一)项目建设强势推进。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80个,总投资1003亿元,当年到位资金140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5亿元以上项目17个,亿元以上项目91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52个。其中,续建项目65个,新建项目67个,重点推进项目48个,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新高。盛通建材、兴阳水产、曙光金铜矿废石综合利用等亿元以上项目投产运营。多金属综合回收、欧标低温冷库二期、国际边贸城一期等项目主体完工。国际物流园区、东北亚国际学院、中国城、国际货运枢纽站等项目建设正在加紧实施。浦项现代国际物流园区二期启动建设。通用机场及航空产业园项目开展园区规划设计。全面启动俄罗斯苏玛集团物流中心前期工作,中俄共建海港战略进入实质阶段。成功引进雅戈尔国际服装城、中勘石油吉林公司和天亿基金总部经济等重大项目。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6亿元①,同比增长2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80亿元,同比增长24.1%;争取专项27.6亿元,同比增长15%。
(二)国际合作释放活力。示范区管委会挂牌运行,示范区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敬信10平方公里规划设计编制完成,全面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中俄合作委员会地方分委会成立,设立驻滨海边疆区和罗先商务联络处,与阿尔乔姆市、哈桑区缔结友好城市,国际性文化体育、经贸交流日益密切。出境加工复进境业务②完成进出口总值3500万元,边境旅游异地办证5132件,卢布自由兑换业务启动实施,盛海、大宸和洪昊三家水产企业获全省首批欧盟注册认证,300多项示范区支持政策效应凸显。荣获“东北亚国际木材交易中心”称号。三区建设稳步推进,合作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亿元,同比增长13.5%;财政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31.5%;出口加工区完成进出口总额6亿美元,同比增长10%;互市贸易区实现俄边民入区15万人次,对俄旅游贸易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中俄边境市长合作会议、国际现代物流论坛和东北亚旅游论坛,区域合作主导地位显著提升。全年接待游客15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和27%。
(三)通道体系日益完备。图们江出海复航、珲春至海参崴高等级公路、甩湾子至训戎里铁路等18个对外通道重点项目将列入《我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规划》。争取国家通道建设补助资金5.2亿元。中朝圈河大桥朝方段开工建设。与朝方签订罗津港1号码头改造利用协议。内贸货物跨境运输新增黄埔、洋浦、汕头、泉州等多个目的地港,货物品种增加粮食、木材和铜,航线吸引力显著增强。对朝国际邮路正式开通。铁路口岸通过国家核心能力验收,累计运输煤炭、铁精粉和矿泉水60万吨。珲春口岸成为全国首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新蓝海”航线累计运行95航次,运送旅客1.8万人次、集装箱1530标箱。各口岸扩能改造完成投资1200万元,通关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成,圈河口岸实行无周日通关。中俄公务小型车辆实现试通车。各口岸进出口货物90万吨、出入境人员80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61.6%和11.7%。吉珲高铁珲春段进入收尾阶段。珲乌高速延长线西炮台至长岭子项目开工建设。
(四)城市功能整体跃升。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轴六区”③的科学布局基本形成。总投资38亿元的珲春河综合治理工程累计投入9.1亿元,疏浚河道9.1公里、绿化32万平方米、整理土地1009公顷。聘请清华大学设计院高标准编制完成《民歌湖城市规划》④;投入3亿元实施珲春河路桥工程,森林山大桥、滨河南路建成通车,珲春大桥启动建设,城市中轴景观带基本形成。投入3.8亿元实施城市功能设施建设,净水厂正式启用,“三馆一中心”⑤进入装修阶段,人民体育场主体框架完工;投入1.7亿元新建换热站5座、铺设改造供水供热和燃气管网89公里;投入1850万元完成口岸大路、沿河街、珲春西街等道路改造,城市承载力显著增强。全面启动“三城联创”⑥工作,投入1.8亿元完成森林山大路、新明大桥、馨安游园、客运站广场等181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旧有小区物业管理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全面实施机动车严格管理,市区主干道实行机械化保洁,夜市一条街实现规范化经营,成功进入省级生态市行列。
(五)民生事业蓬勃发展。十件民生实事有效落实。投入12.8亿元改造城市、国有工矿等各类棚户区66.9万平方米、惠及百姓8659户;建成公租房2569套、廉租房180套;改造农村危房1600户,暖房子171栋、8550户。历史遗留无籍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投入8000万元建成六中、六小、春化学校等9项校舍工程,新建二高中主体封闭。组建珲春市艺术团,成功举办第35届体育运动大会。召开第15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新华村获国家民族团结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49个;总投资2.4亿元的市医院综合门诊楼、社会养老服务中心、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开工建设。投入1.2亿元建成烈士陵园、景山公墓一期,殡仪服务中心开工建设。进入全省首批引智示范区⑦行列,城镇新增就业27603人,登记失业率3.4%。成功承办吉林省公安系统现场会,我市合成作战经验在全省推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居全省前列。吉珲高铁小盘岭1号隧道塌方应急救援取得圆满成功,我市后勤保障工作得到中省州高度肯定。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六)三农工作卓有成效。出台《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稳步推行扩权强乡政策,站办所管理权限逐步下放。英安工业园吕佳建材、明利墙体等项目投产达效,春景新村、图鲁新村部分交付使用,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7个,专业农场发展到132家,土地规模经营率达33%,粮食总产量15.2万吨,实现农业总产值11.3亿元,同比增长6.6%。在全州率先成立“三农金融服务站”。龙裕集团成为州内首家上海股交所(Q板)挂牌农业企业。成功举办延边黄牛产业发展推进会,“长白弘”牌牛肉进入人民大会堂。孟岭苹果首次实现出口俄罗斯。东北虎保护区区划调整通过国家现场考核。投资7660万元强力实施农村环境整治,中岗子村和太阳村被评为“全州十佳魅力乡村”,29个村进入省级示范村行列,孟岭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土地确权、退耕还林还草等工作有序推进。省道珲春至荒沟边防公路建成通车。图们江界河治理、农田水利、农村安全饮水等水利项目完成投资1亿元。发放涉农贷款5亿元、惠农资金9200万元,转移农村劳动力达23408人。
(七)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大力整治“四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政府工作部门缩减20%,撤销议事协调机构107个。开展企业准入“单一窗口”⑧省级试点工作,取消行政审批58项,政府工作更加务实高效。出台实施《支持和鼓励总部经济发展优惠政策》、《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若干政策》。市场主体培育工作扎实开展,中小企业发展到2013户。抽调181名机关干部成立68个服务组为87个企业保驾护航,国际人才服务联络中心工作成效明显,发展环境更加优越。认直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0件、政协委员提案55件、市长公开电话群众来电1000多件,满意率分别达到100%、96%和97%。
各位代表,2014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开发开放持续推进的一年,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市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实施了一大批提升发展质量的好项目、大项目,保持了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圆满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为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建设美丽珲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为珲春发展付出心血和汗水,付出辛勤劳动并做出积极贡献的全市25万各族人民;向为珲春的发展付出不懈努力的历届老领导、老干部、离退休老同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一直以来支持珲春发展的军警部队、口岸联检部门、驻珲中、省、州直单位;向所有关心参与珲春经济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经济运行压力较大。二是示范区政策运用不充分,成效不明显;三是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优,转型发展压力较大;四是土地利用规划指标严重不足,项目落地难;五是对外开放制约因素较多,国际合作层次不高。对于这些突出问题,我们将倍加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全力加以解决。
二、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推进示范区跨越式发展的攻坚之年。当前,虽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各地间进位争先的竞争十分激烈,但我们依然面临着绝佳的发展时机。东北亚各国参与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态势强劲,国家实施“一带一路”⑨建设、“东北再振兴”和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规划等一系列战略部署,省州给予示范区发展高度关注,这些都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将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瞄准大目标,树立高标准,采取新举措,务实进取,勇往直前,全力推动经济大发展、社会新跨越。
2015年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州委十届四次全会、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快转型升级,建设美丽珲春,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统筹抓好绿色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特色城镇化和改善民生工作,努力开创示范区发展新局面。
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9.4亿元,同比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0亿元,同比增长10.1%;外贸进出口总额17.7亿美元,同比增长15%;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15%,力争完成25亿元、同比增长16%;地方级财政收入18.4亿元、同比增长10.8%,力争完成18.5亿元、同比增长1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4亿元,同比增长1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46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12946元,同比增长15%。
为实现上述目标,2015年我们要着力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调结构、扩总量,全面推动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兴战略产业,加快绿色转型发展,不断提升产业质量和效益,全力构建结构优化、承载力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格局。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60个,计划总投资830亿元,当年到位资金110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5亿元以上项目22个,亿元以上项目71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47个。其中,续建项目70个,新建项目50个,重点推进项目40个。稳步壮大水产加工、纺织服装、商贸物流等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木制品加工、医药食品等优势产业;出台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扶持现有企业特别是华瑞参业、派高生物、国遥博诚等科技创新型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确保多金属综合回收、欧标低温冷库二期建成投产,国际边贸城一期、国际货运枢纽站投入使用。加快推进浦项现代国际物流园区二期、中国城等商贸物流项目建设。重点推动总投资20亿元的延边大学珲春分校和雅戈尔国际服装城、中勘石油吉林公司总部经济、汽车新材料、温州工业园等超大体量项目早日开工。实施项目用地规范管理,严格控制供地指标,提高土地利用率。创新招商引资载体,完善融资平台建设,逐步扩大经济总量。做好“民企吉林行”活动前期对接洽谈工作,争取一批高质量项目落地。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3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招商引资200亿元,同比增长11.1%;争取专项31.7亿元,同比增长15%。
(二)抢机遇、升层次,不断完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
深入实施国家沿边开放战略,充分发挥节点城市的示范带动作用,深化国际合作层次,丰富交流发展载体,全面构建区域合作发展新格局。深入推进对俄合作项目,启动建设苏玛集团物流中心,深度开发利用扎鲁比诺港,积极推动中俄珲春-哈桑经济合作区建设,谋划油气储存、集散、炼化基地。加强与朝韩经贸交流,积极推动中韩(珲春)工业园建设,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促进与罗先经贸区产业合作。深化图们江区域合作,积极承办各类国际会议和交流活动,打造图们江区域合作交流城市名片。争取落实俄、韩两国公民进入示范区15天免签政策。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围绕珲春特色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一批休闲养生、红色教育、历史文化等精品旅游线路。投资2亿元启动民歌湖水上乐园项目,投资30亿元稳步推进敬信旅游城市建设,做好防川、水流峰、五家山、大荒沟等旅游景点及基础设施,重点推进五家山湖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加快图们江三角洲国际旅游合作区开发进程。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82.7万人次,同比增长21%,实现旅游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18%。科学优化三区产业结构,全面提升综合承载力,全年合作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亿元,同比增长12.9%;财政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16%;出口加工区完成进出口总额6.5亿美元,同比增长10%;互市贸易区实现俄边民入区16万人次。
(三)畅通道、优服务,着力加快内外区域互联互通。
以加快公路、铁路、航路、空港建设为重点,全面实施通道畅通工程,创新航线扶持机制,优化通关服务环境,打造示范区多元化互联互通体系。必保中朝圈河大桥主桥合龙,开展沙坨子口岸跨境大桥前期工作。扶持珲马铁路逐步扩大运输总量,力争增加木材、集装箱、重油等货物运输品种;确保甩湾子铁路进入中朝双边合作协议;全线贯通西炮台至长岭子高等级公路;开展珲春至圈河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启动新圈河口岸联检楼建设,改造珲春口岸、铁路口岸基础设施,启动运行示范区通关服务中心,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全面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积极推动分水岭口岸、珲春至海参崴高速公路和铁路、通用机场、珲春东站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突破。吉珲高铁实现运营通车。加大航线补贴力度,扶持和培育海上航线,恢复开通珲春至束草航线,实现72小时过境免签;推动内贸货物跨境运输稳定运营;全年实现口岸过货100万吨、过客80万人次。
(四)重建设、强管理,持续提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立足开发开放桥头堡和窗口城市定位,着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强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区域中心城市。继续强力推进珲春河综合治理工程,加快道路桥梁、绿化亮化、河道治理等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城市路网管网工程,启动建设新华至板石高等级公路,珲春大桥主体完工,站前广场、公铁客运站力争年内投入使用,全线贯通东关路、迎宾路、站前街、河南街,改造铺设供热管网20公里、燃气管道10公里、新建换热站4座。投入1.7亿元实施主街主路、游园、桥梁等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新增绿地25万平方米。继续严控房地产建设规模,老城区和非重点项目配套房地产原则上不予审批,重点推动新城区高铁站和珲春河两岸开发建设;控制商品房开发80%以上,推向市场的商品房不超过30万平方米,避免大众化,提倡个性化,突出独特风格,做出优质精品;逐步降低空房率,稳步提升房价,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力推进“三城联创”工作,确保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检。逐步扩大旧有小区物业管理试点覆盖面,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依法打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营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
(五)谋实事、惠民生,大幅提高社会事业保障水平。
坚持优先发展社会事业,强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民生项目,着力改善教育、医疗、住房等环境,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全年筹集资金26.2亿元,重点办好10件民生实事。一是投入5000万元率先实施学前三年和高中免费教育,实现发展惠民教育优先。二是根据财力状况投入3000万元,分期分批实施教师、医生、文艺等一线岗位特殊人才补贴政策,实现改革创新人才先行。三是投入2000万元实施70岁以上老年人生活补贴政策,实现民生改善敬老为先。四是投入1500万元稳步提高社区和农村“两委”成员工资标准。五是投入8.7亿元改造棚户区35.5万平方米。六是投入1.1亿元完成暖房子改造50万平方米、农村危房1000户。七是投入1亿元新建职业教育中心、国办幼儿园等八项校舍工程。八是投入10亿元启动东北亚国际医院建设,建成市医院综合门诊楼。九是总投资12亿元的东北亚国际学院当年完成投资3亿元,一期建成,招生2500人。十是投入1.2亿元确保人民体育场和殡仪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力争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两连冠”,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⑩和省级创业型城市。大力引进域内外人才,着力破解企业用工难题。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统筹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六)壮规模、创品牌,切实增强现代农业综合效益。
依托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面向国内外市场需求,加强农业交流合作,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化经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村增效、农民增收。投入300万元通过商业银行运作,设立3000万元农村发展基金,大力扶持集体经济快速发展。鼓励支持各乡镇发展农业产业园区和工业产业园区,建设精品绿色水稻基地、三家子乡和近海街棚膜经济园区,扩大集约化生产规模。做大做强特色农业,突出发展绿色有机大米、长白山人参、食用菌等产业,出台扶持延边黄牛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新增专业农场20家。实现农业总产值12亿元,同比增长6%。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启动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借助国际果蔬商品交易市场平台,逐步扩大农业贸易经济总量。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切实做好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土地确权、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稳步推进英安镇、敬信镇城镇化建设步伐。完成东北虎自然保护区区划调整。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2.2亿元实施安全饮水、小水电开发等水利设施建设,启动总投资3亿元的河山城市第二水源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老龙口水库水源地保护。持续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进程。
(七)转作风、提效能,巩固扩大群众路线活动成果。
以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为出发点,深化效能政府、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增强内外发展动力,提升驾驭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深入开展“五权”工作,推进改革限权、依法确权、科学配权、阳光示权、全程控权,不断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贯彻依法治国方针,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坚持依法决策、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严格遵循政府工作规则,进一步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完成公车改革,大力缩减“三公经费”。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经济责任审计制、阻碍重点项目建设责任追究制。继续加强“四风”转变,坚持实施重大项目领导包保责任制度,继续完善项目行政审批“直通车”,扩大企业准入“单一窗口”试点工作成果。落实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全力建设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充满新的机遇,面临新的挑战,孕育新的希望!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开拓创新,埋头苦干,求真务实,为加快建设国际合作示范区,实现珲春发展、珲春富裕、珲春和谐的25万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