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
近年来,珲春市在“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指引下,深入开展各项工作,在救助、宣传、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取得明显成效,推动红十字事业加快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光荣使命,书写了人道主义事业新篇章。
珲春市始终将帮扶困难群体作为工作重点,切实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品质。通过“博爱送万家”活动,为345户困难家庭送去价值8.93万元的慰问物资;通过“六一”助学活动,为100名家庭困难小学生送去3.13万元的慰问物资。同时,持续推进“圆梦助学”活动,为64名家庭困难学生发放4.4万元助学金,点亮他们的求学之路。同时,以各类节日为节点,走访慰问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困难群众,为他们送上慰问金和生活物资,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对于突发困难的群众,市红十字会迅速响应,临时救助76人,发放4.07万元救助金,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关心关注大病患者,帮助10余名肿瘤患者申请省红十字会肿瘤救助基金,守护他们的健康之光。
在应急救护领域,珲春市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2024年,共举办公益讲座45期,近2000人参与学习;开展初级救护员培训34期,培训1465人;举行心肺复苏(CPR+AED)培训27期,945人受益。这些培训活动覆盖机关单位、社区、乡镇、学校、企业等多个领域,让更多的人掌握了急救技能。同时,举行首届应急救护技能大赛,有效提升了参赛者的急救技能,扩大了应急救护知识的传播范围,营造了重视急救、学习急救的良好氛围。
志愿服务是红十字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高考期间,全市51辆出租车和社会车辆组成爱心送考车队,免费接送考生150余次,为考生提供了便利。在中国·吉林边境森林马拉松(珲春站)比赛中,市红十字会为比赛配备了12台AED和8名应急救护人员,并联合爱心协会志愿者为赛事安全保驾护航。
在关爱特殊群体方面,珲春市积极开展学雷锋敬老助老活动,组织志愿者走进珲春市老年养护中心,为老人们打扫房间、送去温暖。同时,积极开展“人道救助,关爱肿瘤患者——红十字在行动”健康边境行宣传义诊活动,让更多群众从中受益。
为提升服务能力,珲春市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1500平方米的红十字物资储备库,并争取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家庭箱、折叠床等物资用于备灾救灾,为应对突发灾害提供物资保障。以红十字综合服务站为“阵地”,开展活动28期,为传播红十字文化、广泛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起到积极作用。
为进一步弘扬红十字精神,珲春市不断发展壮大红十字会基层组织,会员人数已达34630人,拥有28个基层志愿服务组织,319名志愿者开展了160次志愿服务活动。利用省、州红十字会博爱家园项目资金,打造了板石镇板石村、敬信镇二道泡村博爱家园项目,推动基层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人道精神,生生不息。珲春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秉承人道初心,不断创新发展,努力将红十字精神融入城市精神品格,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幸福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