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珲春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天是:

登录 注册|
  • 一网搜索 一网搜索|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热点回应
    当前位置:首页>>互动>>热点回应
    来源: 时间:2019-09-04 作者:
    非洲猪瘟是什么?非洲猪瘟相关核心知识

     

    非洲猪瘟

    自8月初,辽宁沈阳市报告中国首起非洲猪瘟疫情之后,河南省、江苏省和浙江省也相继报告家猪中出现非洲猪瘟疫情。

     

    山雨欲来之势让人担心,那么到底人会被感染吗?猪肉还能吃吗?在此将一一为您解答。

    1.什么是非洲猪瘟,和以前的猪瘟一样吗?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家猪和野猪的一种急性动物传染病,临床症状病程方面来看可以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具体内容可参考《农业部关于印发《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网址:http://www.moa.gov.cn/nybgb/2015/shierqi/201712/t20171219_6104138.htm)。猪感染后以急性高热为特征,多全身出血,病程短,死亡率高。非洲猪瘟病毒的病原是双链DNA病毒,隶属非洲猪瘟病毒科下的非洲猪瘟病毒属。

    以前我们还听说过“猪瘟”,和非洲猪瘟的病原体完全不同。猪瘟病毒是RNA病毒,隶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尽管病原不同,但两者对猪都高致病,猪感染后症状也类似,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这两种动物疫病对人均不致病。

    非洲猪瘟尽管不传染人,但对猪的养殖危害极大,1921年在非洲地区发现后,迅速传播到欧洲等地并长期流行,影响范围广,目前市场上尚无商品化疫苗可用。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各国均采取了严格检疫,限制动物流动和捕杀患病动物等措施严控该病。

    微信图片_20180926081729.jpg

    2.人真的不会得非洲猪瘟吗?

    真的!非洲猪瘟病毒不是新发现的病毒,可以说是个“老资格”病毒,1921年就在非洲地区被发现了,1957年之后就传播到了欧洲地区,并在欧洲地区猪间长期流行。

    将近100年的流行中,从未有人患非洲猪瘟的报告;从现有的实验室研究也表明非洲猪瘟病毒不具备感染人的能力。未来人类会不会感染?从目前流行形势和实验室结果来看,短时间人类能够感染的可能也非常小

    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猪是非洲猪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猪和野猪外,其他动物不感染该病毒。虽然对猪有致命危险,但对人却没有危害,属于典型的传猪不传人型病毒。

    640.jpg

    3.非洲猪瘟能否采取免疫措施?

    非洲猪瘟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只能采取扑杀净化措施。

    4.猪肉还能不能吃?

    可以食用!市售肉类均经过严格卫生检疫,正规途径购买可以放心食用,但我们还是要老生常谈:购买猪肉及其制品要到正规的商店购买:存放和制作肉类时应做到生熟分开;烹饪时要充分煮熟煮透。这些简单的措施可以预防很多种疾病。

    640.jpg

    5.什么症状可认为是疑似非洲猪瘟发病?

    非洲猪瘟症状与常见猪瘟相似,如果免疫过猪瘟疫苗的猪出现无症状突然死亡异常增多,或大量生猪出现步态僵直,呼吸困难,腹泻或便秘,粪便带血,关节肿胀,局部皮肤溃疡、坏死等症状,可怀疑为非洲猪瘟。

    6.发生了疑似非洲猪瘟应该怎么办?

    养殖户发现疑似非洲猪瘟症状时,应立即隔离猪群,限制猪群移动,并立即通知当地村级防疫员或当地兽医机构,同时要做好消毒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移动监管。村级防疫员要加强疫情排查,早期识别感染,一旦发现疑似疫情,应协助养殖户隔离猪群,限制移动,并加强消毒,及时上报。屠宰场官方兽医要重点排查淋巴结等器官组织的症状,发现有类似猪瘟症状的,要采取隔离消毒措施,并按要求采集抗凝血、扁桃体、肾脏、淋巴结等样品送检。

    640.jpg

    7.养殖人员应该注意什么?

     

    首先了解非洲猪瘟的感染途径,采取各项防控措施避免猪的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钝缘软蜱(一种昆虫)传播,但对家养猪而言,接触传播应该是最重要的。直接接触病猪,通过饲料泔水等含有污染肉类的制品,还可以通过污染的设备器械造成传播,因此应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如猪舍灭虫,避免和外来种群混养,严格挑选合格饲料,避免使用泔水饲喂生猪,严格兽用器械消毒等。

    二是了解猪发病后的症状,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疫情。猪感染非洲猪瘟和常见猪瘟症状类似,首发高热,几天后出现皮下紫癜或出血、之后昏迷乃至死亡。

    三是养成良好的饲养习惯。注意猪舍的清洁卫生,加强消毒。不随意丢弃病死动物,处理病死动物要做好个人防护。

     
    返回顶部
    便捷政务
    主办:珲春市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2224040001   吉ICP备05007103号-1 吉公网安备 22240402222467   政务服务电话:0433-12345 网络信息安全举报电话:电话:0433-7518099 网络信息安全举报邮箱:hcsfqw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