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珲春市财政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2404013559145B/2023-02822
分  类: 财政预决算 ; 报告
发文机关: 珲春市财政局
成文日期: 2023年03月28日
标      题: 珲春市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3年03月28日
索  引 号: 11222404013559145B/2023-02822 分  类: 财政预决算 ; 报告
发文机关: 珲春市财政局 成文日期: 2023年03月28日
标      题: 珲春市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3年03月28日
珲春市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一、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面对经济下行与疫情反复交织、减税降费与收支矛盾叠加的严峻挑战,全市财政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不断强化收入征管,积极化解资金供求矛盾,扎实做好“三保”和疫情防控等刚性支出安排,为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
  (一)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2022年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预计完成137,776万元(其中: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收入完成56,093万元),完成预算的109%,同比减少7,905万元,下降5%;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预计完成68,301万元(其中:税收收入预计完成44,357万元,非税收入预计完成23,944万元),完成预算的106%,同比减少7,028万元,下降9%。2022年财政收入减少主要原因是,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实施留抵退税和其他减税降费政策。截至目前,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累计发生14,190万元(地方级3,395万元),其他减税降费6,08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451,327万元,同比增加181,967万元,增长68%。2022年支出数同比增幅较大,主要原因是2021年度起,财政集中支付核算制度从权责发生制改为收付实现制,以实际发生数确定本年度的支出,鉴于现行财政支出核算制度,最终支出数以实际执行的决算数为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68,301万元,加上返还性收入12,322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49,45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57,046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20,125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063万元、调入资金926万元、转贷地方政府债券收入68,850万元,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计完成595,09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451,327万元,加上体制上解支出9,999万元、专项上解支出1,246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48,140万元、安排稳定调节基金84,378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计完成595,090万元,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51,109万元,同比增加17,319万元,增长51%。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预计完成32,531万元,同比增加4,899万元,增长18%。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计完成322,941万元,同比增加122,130万元,增长61%(其中: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支出135,000万元)。基金收支同样遵循收付实现制规则,以实际执行的决算数为准。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51,109万元,加上债务转贷收入145,000万元、省级补助收入2,775万元、上年结余资金123,207万元、调入资金12,216万元,全年基金预算收入总计334,307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22,941万元,加上债务还本支出10,000万元、省级上解支出1,366万元,支出总计完成334,307万元,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
   (二)政府债务情况
   截至目前,珲春市债务总额为1,420,519.87万元,其中:政府债务1,414,540.04万元(一般债务535,790.04万元、专项债务878,750万元)、担保性债务5,945.5万元、救助性债务34.33万元。2022年累计发行债券资金213,850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21,30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135,000万元、再融资债券资金57,550万元,新增债券重点支持了热再生道路建设、市人民医院提标扩能等31个项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依法加强预算管理。围绕新发展阶段税收征收管理形势,克服经济下行和疫情等因素影响,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关于减税降费的一系列政策,正确处理减税降费与组织收入的关系,及时掌握税收动态,对重点行业、重点税种、重大项目进行分析和预测,掌控财政收入主动性,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提升经济发展活力,确保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促进税收收入质量显著提升。
    2.超前谋划主动应对,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立足各项支持珲春发展建设政策举措,对标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研判经济发展潜在活力与因素,细化向上争取资金的方法举措,着力在边境转移支付、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再融资债券以及交通、水利、住建等领域重大资金争取方面取得实质成效,促进一批政策资金下达珲春,有效弥补了财力缺口。
    3.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民生资金供给。一是支持教育均衡发展。安排803万元用于幼儿教育,安排1,595万元用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安排813万元用于普通高中运行补助、助学金、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安排158万元用于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补助,安排763万元用于义务教育中小学校办公、校舍及附属设施维修改造,安排861万元用于中职免学费、助学金及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安排1,134万元用于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安排319万元用于中小学民生实事、继续教育、特殊教育等支出,逐步优化了我市教育办学环境。二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累计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3,554万元、目标价格补贴5,940万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310万元、农业生产发展资金1,638万元,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158万元、农村综合改革一事一议资金1,140万元、乡村振兴专项资金1,317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445万元,进一步加快了城乡建设步伐。三是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累计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7,324万元、再就业资金4,939万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及失业金1,001万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625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4,281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1,936万元,以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18,00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32,067万元,进一步扩大了全市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4.扎实推动项目建设,完善城市配套功能。科学制定项目资金使用计划,全面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城市维护建设、重大产业园区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领域资金,保障各项事业发展支出。安排2,000万元用于珲春市热再生道路路面工程,安排1,168万元用于河南胡同、东关路道路工程、新安路连接河堤路道路工程项目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安排4,700万元用于各乡镇村道、沥青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安排5,000万元用于国道丹阿线(G331)新华-英安段(北环路)建设项目,安排940万元用于各乡镇街道沥青路铺设、太阳能路灯建设、边沟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及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安排7,200万元用于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安排20,000万元用于珲春市进口百万吨煤炭产业园项目、安排46,000万元用于珲春市延边黄牛集中繁育养殖示范园区项目、安排12,000万元用于珲春海洋经济示范区冷链物流基地示范项目、安排39,000万元用于珲春中俄互市贸易现代物流集散中心建设项目,为未来发展税源企业提供服务平台;安排4,900万元用五小建设项目、一中扩建项目、英才中学建设项目及七中体育活动中心项目;安排4,350万元用于城乡机动车管理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安排彩票公益金1,686万元用于体育事业发展和民生养老事业保障支出。通过有效的资金筹措,为城市重大功能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础,完善了城市发展配套功能。
    5.立足务实创新,加快实施财政改革。一是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将政府及各部门预算收支全面纳入绩效管理,健全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着力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监管力度。二是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做好国有资产统计上报工作,有效防止资产流失,并结合存量资产,科学有序处置国有资产,提升资产使用效益。三是按照国家省州部署,严格按照《预算法》,结合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编制和执行年度预算,加快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现预算管理现代化。
   各位代表,2022年我市财政运行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得益于市委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是全市各部门共同努力、密切配合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更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收入增长乏力。受持续疫情防控和经济下行双重影响,新增税源较少,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困难,财政收入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税收持续增长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二是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对我市整体财政收入影响巨大。三是当前财政收支矛盾仍较突出,受疫情防控、民生类项目投入、债务还本付息、压减暂付款项等因素影响,刚性支出压力仍然较大,制约财政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3年预算安排
    (一)财政收支安排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情况。2023年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计划安排144,400万元,同比2022年收入预计增加6,624万元,增长5%(其中: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计划安排55,21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计划安排73,700万元,同比2022年收入预计增加5,399万元,增长8%。根据目前接收的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提前下达指标,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安排309,556万元,同比2022年预算(草案)基数增加14,913万元,增长5%。其中,“保工资”安排108,466万元,“保运转”安排9,521万元,“保基本民生”安排26,324万元(随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的增加,将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三保”支出进行相应调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安排73,700万元,加上返还性收入12,322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49,293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62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4,378万元,全市可供安排支出的收入总计320,315万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全市财政支出安排309,556万元,加上上解支出10,759万元,支出总计320,315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安排35,680万元,同比2022年预算(草案)基数增加3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3,350万元。当年基金收入35,680万元,加上补助收入10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35,69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计划安排35,690万元。其中:城乡社区支出23,036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2,644万元。
    (二)政府债务情况
   目前,尚未下达我市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新增限额,初步测算 2023年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174,047.59万元,其中,政府债务到期本息152,802万元(应还本金103,875万元,应付利息48,927万元),到期本金中已申报再融资债券103,700万元。
    (三)2023年重点工作
    1.有效应对形势变化,抓好财源建设工作。一是夯实财源基础。多措并举开源挖潜,大力盘活资金、资产为经济发展增强后劲,推动财政政策与珲春区域发展、产业、投资、消费等政策协同发力,全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巩固拓展增值税留抵退税和减税降费政策成效。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持续发挥减税降费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的政策效应,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内生动力。三是高度关注收支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在动态变化中平衡好财政预算,确保运行安全。对新出台的政策加强资金测算,及时保障资金需求,避免出现资金缺口。
    2.精准安排“三保”支出,促进财政资源有效配置。在充分保障财政运行安全和支撑“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前提下,进一步充分核算各部门支出盘子,对确需发生的经费给予全额保障,对可付可不付的资金一律从严核减,确保有限财力优质高效使用。坚持全市一盘棋,增强托底保障能力,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同时,定期对“三保”投入进行梳理,规范过高承诺、过度保障的支出政策,努力做到民生保障当期可承受,未来可持续,实现财政平稳有序发展。
    3.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紧紧抓住国家和省支持珲春海洋经济合作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有利契机,综合考量补齐海洋经济发展短板,促进资金支持政策逐步落实,不断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同时,积极向上反映县市财政匮乏的困境,密切关注并及时掌握国家、省、州财政政策和资金流向,与全市各部门通力协作,全力争取各类专项资金、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和新增债券资金支持,助力示范区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
    4.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确保财政平稳持续发展。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有序推进隐性债务化解,积极开展债券再融资和债务延期展期工作,以缓解政府偿债压力。全力争取部省债券政策支持,推动和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超前研判严峻的财政收支形势,采取积极盘活存量资金及各级政府部门闲置资产的方法,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全方位提升本级财政自身造血能力,为化解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奠定坚实的财源基础,有效应对政府债务风险。
    5.持续深化财政改革,推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一是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严格执行财政预算评估和预算评审制度,严禁无预算开工和项目超概算,围绕资源配置、财力统筹、协同管理等领域重点突破,促进财政预算管理提质增效。二是财政体制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性、协调性。持续深化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三是业务管理要以“数字财政”建设为支撑。实行预算管理一体化支付和清算机制,强化财政直达资金支出责任和效率,对财政资金分配、拨付、使用、核算等实施全流程监管,确保财政资金从下达源头到使用末端“有源可溯、有迹可查”,为预算管理改革提供系统支撑。
   各位代表,做好 2023 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让我们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不断提升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珲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海洋经济和对外开放新高地而努力奋斗!
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和2023年财政预算表草案A4.xlsx
 

主办:珲春市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433-7518099
网站标识码:2224040001

吉ICP备05007103号-1
吉公网安备 22240402222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