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无障碍浏览

珲春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珲春市人民政府 >> 政策解读

索  引 号: 11222404013559102X/2022-11961 分  类: 政策解读 ; 
发文机关: 珲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2年11月09日
标      题: 《珲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珲春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政策解读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11日
有 效 性: 有效
《珲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珲春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政策解读
  依据《珲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其他专项规划等文件要求,为促进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充分满足广大市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珲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针对珲春教育实际和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珲春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经市政府同意,予以印发。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和国、省、州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发展海洋经济、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目标要求,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实施依法治教,持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快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教育体制机制,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
  “十四五”时期,珲春教育改革与发展须遵循以下基本理念:
  遵循创新发展理念。实行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珲春教育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打造珲春高品质教育“升级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厚植人才优势,培育发展新动力,着力提升教育服务珲春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和贡献度。
  遵循协调发展理念。以主动适应和引领教育发展新形态为导向,从注重规模扩张转向更加注重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加快教育供给侧改革。调整优化教育体系机构、学校布局和人才培养结构,努力形成教育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遵循人本发展理念。坚持育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实践操作环节,推进社会协同育人,实行绿色评价,着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努力为每个人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遵循合作发展理念。推动各级各类学校面向社会开放办学,规划县域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人才、基础设施等要素资源的共建共享,全面推进科教结合、产教融合,着力增强教育服务县域发展战略的能力水平,逐步优化教育对外开放整体布局,加大珲春教育与县域外、境外、国外交流合作力度,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遵循普惠发展理念。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争创知名教育品牌,让教育改革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坚持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向薄弱环节、薄弱区域、薄弱学校、困难群体倾斜,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攻坚,促进教育强民、资助惠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
  二、发展目标
  总体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面实现“十四五”教育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稳步提升,教育现代化取得显著成效,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满足学习型社会多样化学习需求,基础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延边州平均水平以上,个别指标达到吉林省平均水平以上,努力进入吉林省人力资源强县行列。
  具体绩效目标:
  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到2025年,基本解决公办园入学难、城区学校附属园取缔或独立等问题;建成一批满足广大市民学前适龄儿童需求的公办园。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5%。3-6岁健康儿童入园率达100%,3-6岁轻残障儿童入园率达100%。
  实现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到2025年,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7%以上,全面消除“大班额”现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100%,完成率和升学率保持100%以上,适龄残障儿童入学率达98%。初中毕业生学业测试评价优秀率达35%以上,合格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8%以上。
  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25年,高中教育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珲春市职业高中在校生规模突破1000人。全市高中本科升学率达93%以上。
  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到2025年,努力完成珲春海洋经济职业学院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挂牌招生运营,培养满足吉林省乃至全国海洋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
  教师队伍建设更加优化。优化城乡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探讨完善教师管理评价体系,健全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加强“四有”好教师队伍建设,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
  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推进“三个课堂”建设应用,构建信息化环境下资源共享新机制,探索和提升智能AI软硬件赋能教育方式方法,增强教育装备标准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形成珲春教育装备工作新格局。